(資料圖)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曾經幾大中介平臺共同組建的“反貝殼聯(lián)盟”隨著58集團進一步減持我愛我家走到了瓦解的邊緣。最近,房產中介平臺我愛我家公告稱,58集團將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6454.07萬股,減持比例不高于2.74%。
按照近期我愛我家3.5元/股上下的股價計算,58集團本次減持最多將套現超2.2億元。兩個小目標的減持金額聽起來很多,但與58集團當年入股我愛我家的時每股7.12元的成本相比,卻已經腰斬。
為何姚勁波寧愿虧錢,也要割肉走人?因為我愛我家已經不再賺錢,2022年,我愛我家因為地產行業(yè)不景氣,另外收縮加盟業(yè)務帶來的糾紛以及加盟商員工挪用房款等問題導致信任危機,因此財務狀況由盈轉虧,預計虧損約2.4億元-3.3億元。
58集團不僅投資我愛我家失敗,自己旗下的房產中介安居客的日子也不好過。自從兩年前港股IPO失敗,安居客的上市計劃就沒了下文。今年315,安居客更是被多家媒體曝出存在大量“虛假房源”。
值得注意的是,安居客員工的違規(guī)操作甚至在去年登上政務新聞,成為“負面典型”。2022年10月,上海寶山區(qū)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機動一隊接12345平臺投訴件,反映安居客平臺上,有人未經業(yè)主允許和委托,擅自發(fā)布房源信息,業(yè)主經常收到各類看房騷擾電話,不勝其煩。經詢問,房產經紀人虞某承認為了增加流量,吸引客戶,在未經業(yè)主授權委托的前提下,擅自對外發(fā)布了房源信息,并已按要求進行了整改。
口碑崩壞的同時,安居客的財務數據更是停留在2020年再也沒有更新過。
沒有財務數據,經紀人數量就成為衡量自身體量的重要指標。從經紀人數量來看,截至2020年末,安居客在中國房產服務平臺中付費經紀人數目最多,數量超過72.6萬人,占據67%的線上房地產營銷市場份額。但這些經紀人并不歸屬于安居客,只是利用安居客線上平臺進行房源發(fā)布與交易,因此在之前的招股書中,安居客的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占比超過96%。
另一方面,安居客從2020年才開始對線下門店進行布局。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以來,58同城、安居客提前布局,戰(zhàn)略投資了80多個城市的幾十家頭部經紀品牌,投資入股門店超萬家,覆蓋經紀人數超6萬名。而截至2022年年末,貝殼平臺貝殼擁有約4.05萬家門店,經紀人數量為394020名,為目前安居客經紀人數量的6.5倍。
盡管貝殼相比安居客擁有絕對優(yōu)勢,但在地產寒冬下,它的財務數據也稱不上亮眼。2021年、2022年,貝殼分別虧了5.25億、13.97億。眼看行業(yè)老大貝殼都連虧了兩年,2020年時營收規(guī)模就只有貝殼八分之一的安居客恐怕也不容樂觀。
安居客除了要面對頭部平臺貝殼的壓倒性優(yōu)勢,還要面臨更多的互聯(lián)網大廠集體涌入房產中介賽道。前有“天貓好房”要革中介的命,后有字節(jié)、京東等多家互聯(lián)網平臺相繼攪局房產業(yè)務。雖然安居客目前仍是國內頭部房產信息及交易服務開放平臺,并在最近推出了“安個家”全新房產經濟品牌,鼓勵門店經紀人自主經營。但無論是線上生意還是線下生意,安居客的對手都變得越來越多,而他的勝算也變得愈發(fā)不確定。(內容來源|商業(yè)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