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年)
在鄭國堅持了三個多月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晉國這邊一直磨磨蹭蹭不出兵
其實荀林父就不想打
之前的幾次晉楚對抗大體分兩種
第一種是人數(shù)不多的小沖突,叫小打小鬧
比方前幾次晉國救鄭
六卿中一個去就行了
列如士會,郤缺,荀林父都單獨行動過
第二種是輪流默契的打鄭國,叫你來我往
比方楚莊王八年打了鄭國七次
也說明鄭國在晉楚之間搖擺
而這次楚莊王伐鄭
鄭國因為占卜說要死剛楚國吉利
幾個月都不投降
導致楚國這次兵力極多
晉國想要對抗的話必須也要出動三軍六卿
這就不是第一種小打小鬧了
荀林父更傾向第二種方案——你來我往
等楚國撤兵后
再出發(fā)打鄭國
可這次鄭國幾個月不降
所以荀林父只能率領三軍六卿,外加三軍大夫,司馬一起來了
路上知道鄭國投降楚國后
荀林父就想先回去
等楚國退兵后
我們再打鄭國就是了
這就是典型的第二種方案,你來我往
士會也表示同意
他認為這次楚國勢頭強勁
他的話很有分量
畢竟他兩年前在穎北擊退楚軍
但在晉軍中,有人的話比他還有分量
那就是先縠
他是晉國城濮之戰(zhàn)中軍將先軫后裔
要知道
先軫在城濮之戰(zhàn)把晉文公送上霸主寶座
先且居又在晉襄公時維護晉國霸業(yè)
他生下來就自帶戰(zhàn)神光環(huán)
現(xiàn)在擔任中軍佐,是軍隊的二把手
所以先縠的話分量極重,他表示我簡單講倆句
大概意思如下
鄭國地方
歷代大規(guī)模征戰(zhàn)五十余次
是非曲直
難以論說
但兵家無不注意到
正是在這個擂臺之地上
決定了多少個霸主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
所以古來就有問鼎中原之說!
當年周武王領義軍
分六師,翦商伐紂
興師東出
牧野之戰(zhàn)的第二天
紂王見大勢已去
自焚鹿臺
晉成公三年(-605年)
也是在鄭國附近
中軍將(當時的荀林父)親帥數(shù)萬健兒
攻陳救鄭
大獲全勝
我不明白
為什么大家都在談論著子玉戰(zhàn)敗自殺
仿佛這中原古戰(zhàn)場,對于我們注定了兇多吉少
三十年前(準確說是35年)
先祖從城濮踏上征途
開始第二次抗楚(第一次是齊桓公)
姬周神圣帝國遂歸于一統(tǒng)
晉國晉軍所到之處
中原遍地收狗
真可謂占盡天時呀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fā)的境界猶在眼前
短短三十年后
這里竟至于一變
而為晉軍的葬身之地了嗎
無論怎么講
決戰(zhàn)雙方是
晉國六卿對戰(zhàn)楚蠻子
優(yōu)勢在我!
士會最后表示中(軍)佐高見
然后一言不發(fā)了
先縠就自己擅自率軍南下
荀林父知道后舉棋不定
荀首和韓厥就說
先縠不聽號令單獨過河
外加面臨戰(zhàn)敗風險
如果現(xiàn)在不去救先縠
又坐視鄭國臣服楚國
晉國肯定失去霸業(yè)
您必然無法逃脫罪責
不如過河
贏了萬事大吉
萬一作戰(zhàn)失敗了
六卿都能擔責
于是晉軍正式過河
南面的楚莊王知道后
他想退兵而不是和晉國沖突
畢竟默契的和晉國玩你來我往
輪流打鄭國風險低
此時決戰(zhàn)就是梭哈
如果輸了
那楚國的精銳都會葬送在這了
還記得嗎,這次鄭國算命說硬抗有利
間接的讓晉楚帶出的軍隊特別多
而且楚國已經勞師遠征三個多月了
所以楚莊王有顧慮也很正常
伍參的意思是打
孫叔敖意思是退兵
他表示
我們連番打了陳鄭兩國
是疲憊之師
如果這次和晉國作戰(zhàn)失敗
把你伍參吃了都不頂用
伍參反駁道
如果勝利
那你孫叔敖就是無謀
如果失敗
我伍參的肉會被晉國吃
哪還能進你肚子?
又和楚莊王說
荀林父剛上任就要帶六卿作戰(zhàn)
很多都不是他能控制的
比方先縠單獨行動不聽將令
所以,晉軍雖多但混亂無序
而且對面一個臣子讓您國君撤兵了
這難道不是恥辱嗎
所以楚莊王下定決心沒有返回
而是北上和晉軍作戰(zhàn)
我們再說鄭國
如果你想替鄭國想出如何擺脫被打的問題
他一定會拍案而起的說:
問題?問題是我只有一個腦袋,卻來了兩個大國
這個頭怎么磕?
所以
這次鄭國意識到了
或許那個抵抗楚軍比較吉利的占卜并非虛言
現(xiàn)在晉楚都因為鄭國沒有滑跪而帶大軍來到這
他們無法選擇之前的小打小鬧和你來我往
這次鄭國總算也能讓晉楚難受起來了
所以,此時的鄭國打算鼓搗晉楚決戰(zhàn)
然后擇優(yōu)認主
總結本期
記得在晉楚城濮之戰(zhàn)時
楚國子玉和楚成王不和
晉國這邊則是雖有分歧但上下一心
短短三十年后
晉國上下不合
而楚國則是雖有分歧但上下一心
真是風水輪流轉了
然后單說晉國
荀林父,晉景公都有問題
一個知道自己沒威望不請國君來坐鎮(zhèn)
一個不主動來壓制先縠這種二桿子
然后說外交
在城濮之戰(zhàn)時
晉文公和他的團隊縱橫捭闔
讓衛(wèi)曹換宋國
又讓衛(wèi)曹絕交楚國
同時還讓秦齊給楚國寫和談信
在楚國拒絕后
讓晉國取得了外交的優(yōu)勢
而此時
中原國家長期搖擺在晉楚之間
秦晉幾次大戰(zhàn),讓秦楚開始走向一起
齊國也在東方蠢蠢欲動
這些國際環(huán)境都對晉國不利
另外就是韓厥
這里不是diss他
還記得韓厥剛登場時候
給人印象是不畏權勢,秉公執(zhí)法嗎
但是面對趙盾弟弟還有先軫后代
他可沒鐵面無私
這次邲之戰(zhàn)要是不聽將令的是車夫
那韓大司馬秉公執(zhí)法
少不了脖子上砍上一刀
可先縠違抗軍令
那韓司馬只能表示去救援而不是問責
他搞雙標固然不好
可他肩負重振韓家的重任
得罪趙家先家
那之前的努力就付之東流了
而且
晉國就是一個虎狼窩
就算他一個去堅持軍法或者做人原則啥的
也如同沒有意義的飛蛾撲火
人世間的事
或許都是如此的難以抉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