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譯文如下:楊震四次升遷,擔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2、當他到郡上任,路過昌邑時,過去曾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縣令。
3、晚上,王密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
(相關資料圖)
4、楊震說:“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說:“這么晚了,沒有人能知道這件事。
5、”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6、怎么能說沒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7、該典故出自南宋時期范曄的《后漢書》。
8、原文如下:(楊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9、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10、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
11、”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12、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13、 ----------《后漢書》(范曄)楊震簡介:楊震從小沒了父親,生活貧苦但愛好學習,精通歐陽《尚書》,眼光透徹,知識淵博,儒者們?yōu)樗幜诉@么句話:“關西孔子楊伯起。
14、”他教了二十多年的書,州郡長官聘請他去做官,他都沒有應允。
15、人們都說他年紀大了,想出來做官也遲了,而楊震卻更安心他的教書生活。
16、鄧騭聽說后就召請他做官,那時楊震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
17、屢次升遷。
18、作品簡介:《后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19、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20、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xù)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21、《后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xiàn)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jù)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變動。
22、《后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
23、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后進行排列的。
24、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云人物。
25、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
26、《后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xiàn)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
27、在《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傳》中,范曄詳細地收錄了八篇抨擊時政的論文。
28、《后漢書》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
29、《后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